当中国男足在成年队折戟18强赛,两个梯队分别无缘世青赛和世少赛后,U22男足竟成了中国足球唯一还能参加洲际比赛的“独苗”。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支被视为“火种”的球队,在10月10日晚的热身赛中上半场竟0-1落后于泰国队。
一个在亚洲杯同组中被视为“必须拿下”的对手。 随后的45分钟,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小伙子用一场逆转让球迷看到了一种久违的东西:韧性。
比赛在昆明海埂基地的封闭环境中进行,没有直播镜头对准,但比分牌上的变化足以说明一切。 泰国队在第28分钟率先破门,将1-0的优势带入下半场。 对于习惯性陷入“恐泰”焦虑的中国足球而言,这个开局仿佛又是熟悉的剧本。
转折点发生在主教练安东尼奥的中场调整。 他换上的球员像一针强心剂,彻底改变了比赛节奏。 第58分钟,王钰栋左路突破后横传,蒯纪闻机敏推射破门,1-1。 这一刻,球队的压抑感被彻底打破。
10分钟后,杨皓宇的进球帮助中国队反超比分,比赛最后时刻,拜合拉木的头球将比分锁定在3-1。 从0-1到3-1,整个过程只用了半场时间。
王钰栋虽未进球,却成为逆转的关键引擎。 他先是用一次突破助攻蒯纪闻扳平,随后又用精准斜传找到拜合拉木锁定胜局。 因为表现太活跃,他还遭到了泰国队员的报复性犯规。 这种“被重点照顾”的反向证明,恰恰凸显了他对比赛的掌控力。
这场胜利的背后,球队其实面临着阵容不整的难题。 胡荷韬等球员因俱乐部赛事缺席,中甲联赛的向余望等人也无法归队。 安东尼奥依然凑出了一套能打硬仗的阵容,刘诚宇等被召回球员也在比赛中发挥了作用。
教练组在战术安排上明显“有所保留”毕竟四天后的10月14日,两队还要再战一场,且那场比赛会有视频直播。
之所以说“保留”,是因为这场热身赛的对手泰国队,正是U23亚洲杯上与中国队同组的直接竞争对手。 在10月2日的抽签中,中国队作为第四档球队,与伊拉克、澳大利亚、泰国同组。
中国足球曾长期笼罩在“恐泰”阴影下。 从2013年成年队1-5惨败,到各级梯队屡次受挫,泰国队几乎成了心理障碍的代名词。 这场逆转,尤其是下半场连进三球的攻势,让球员们首次在实战中积累了“我们能赢”的信心。
此前在U23亚洲杯预选赛中,中国队虽然2-1险胜东帝汶时惊出冷汗,但凭借10-0大胜北马里亚纳群岛和0-0逼平澳大利亚的表现,以小组第二晋级。 那场与澳大利亚的平局,球队靠的就是铁血防守。 这次热身赛的下半场,展现了进攻端的应变能力。
对于一支5次参加U23亚洲杯、最好成绩仅是第9名的球队来说,这种逆转经验太过珍贵。 它证明球员可以在被动局面下快速调整,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溃千里。 当拜合拉木头球破门的那一刻,场边的教练组握紧了拳头,这不仅是赢下一场热身赛,更是为亚洲杯的“生死战”提前储备底气。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10月14日的第二回合交锋。
无论结果如何,10月10日晚这45分钟的逆转,已经让中国足球的这个秋天,多了些不一样的温度。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