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足球新闻

中国足球的未来 在他们的梦想和坚持里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09:58点击:栏目:足球新闻

浙江U16打进全运会八强,本报记者梅州采访队员和他们的家属—— 中国足球的未来

在他们的梦想和坚持里 本报记者 应璐洋 发自广东梅州

浙江FC供图 浙江U16队员进球后模仿一队进球庆祝动作 浙江FC供图

如果你平时关注国内足球,对本届全运会足球赛事承办城市五华县多少有些了解:这里是传奇球王李惠堂的故乡,拥有中超唯一的县级球队梅州客家队。跟随球队远征来此,除了深圳的球迷,其他恐怕都要经历一番舟车劳顿。以杭州为例,要么高铁中转,要么先飞到100多公里外的揭阳潮汕机场,然后坐高铁、大巴或者顺风车去五华县,两种方式耗时都在6小时左右。

全运会U16男足的比赛,球员家长几乎是球场唯一的观众。对于来五华“远征”,他们已经轻车熟路,“光是来看孩子比赛,就来过四五趟了。”

中国足球有“12岁退役”现象。从12岁起,除了被动淘汰,小球员和家长们就不断面临校园和职业足球梯队两条分岔路。如今走上赛场的这批浙江U16队员,每一步,都迈向了职业足球。为什么?有的是出于热爱,有的出于坚持,有的则是抱着一个远大的梦想——“或许有一天,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就能改变中国足球呢?”

再选一次,我还要选足球

全运会U16男足小组赛C组第二轮,浙江U16一改首战“只开花不结果”的局面,不仅充分利用了两条边路的速度优势,向前推进的意识也有了明显提升。开场不到6分钟,黄千浩左路突破下底传中,张俊豫中路插上捅射破门。凭借这粒进球,浙江队1比0战胜重庆队,拿到了宝贵的3分。赛后,感冒尚未痊愈的哥哥早早回了休息室,双胞胎弟弟张俊杭对着记者的镜头给哥哥喊话:“下一场再多进几个!”

这对老家河南的双胞胎兄弟是这支U16的“元老”,哥哥名字中的“豫”代表故乡,弟弟名字中的“杭”代表全家人如今扎根的杭州。两兄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进入绿城足校学习,是2018年2009年龄段梯队组建时的首批队员。如今哥哥踢前腰,弟弟踢后卫。

“最近一次,老大跟我聊天的时候还说,如果再给他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还会选足球。”在场边看比赛的张妈妈告诉记者,去年是两兄弟波折比较多的一年,老二锁骨骨折刚恢复训练,老大脚踝就扭伤了,再加上球队成绩一直不理想,自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甚至萌生了让他们放弃的念头。

“没想到老大自己倒是挺乐观的,他跟我们说,(伤病)是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必须要经历的,是上天对他的雕琢和考验。”看到孩子都这样宽慰父母,张妈妈也下定决心支持孩子的选择。“既然他自己想往职业方向走,那么做父母的默默支持他就行了。”

张妈妈回忆,孩子们能够坚持到现在,要感谢他们的启蒙教练。“当时球队的首任日籍教练叫做须田,他很能跟孩子们玩到一起,训练前还会跟他们做一些小游戏,从那时候起,我们孩子对足球的热爱就埋下了种子。老二还跟我说过,那阵子哥哥只要训练都第一个到,很想在教练面前证明自己。”

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

从2018年2009年龄段梯队正式组建至今,球员经历了数次淘汰、选拔、更新换代,最终有了这一支出征全运会的队伍。这些球员和家长们,最初选择绿城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看重俱乐部深厚的历史底蕴,有的看重俱乐部青训这块全国闻名的招牌和口碑,对于黄千浩父母来说,最吸引他们的是绿城足校的育人理念。

“‘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足校的校训一直是我们很认可的。”黄千浩妈妈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出于对这份理念的认可,自己也不会把孩子从金华送来杭州踢球。除了训练之外,教练也会教给他们生活和做人的道理,教会他们尊重队友、对手和支持他们的家人。

四年前,只有12岁的黄千浩在训练中受过一次脚踝粉碎性骨折的大伤。在那么小的年纪就遭遇如此程度大伤,俱乐部之前也从未有过先例。黄千浩回忆,当时自己心里也很害怕,也萌生过退缩的想法。“当时俱乐部、教练组都给了他很多支持和鼓励,让他先安心康复。我们在家康复期间,俱乐部的罗队医也花了很多心思,给我们指导护理方法。虽然很心疼,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放弃他,我们也就想着不能就这么放弃。”黄千浩妈妈对记者说。

但孩子最崩溃的还不是那次受伤。球队不像普通班级,而是有着更残酷的优胜劣汰。有一次,队里一下走了三四名队友,这对当时年纪尚小的黄千浩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时,原本乖巧的孩子破天荒没有上交手机,夜里一个人跑到球场上给妈妈打电话。“以前从没见过他这么伤心,他说,平时大家都一样那么辛苦,没有一个人偷懒,为什么有人要离开?”黄千浩妈妈回忆。

从那次起,黄妈妈感觉到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在比赛训练中受到挫折和失败也好,还是接受曾经朝夕相处的队友离开也好,在每次和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孩子成长了。

想走职业,每个方面都还需提升

送孩子来踢球的家长,要么是自己本身就是足球发烧友,希望孩子“子承父业”,要么是身边亲戚朋友有人通过踢球,走上了一条不错的发展道路,像黄千浩父母一样之前几乎对足球一无所知的并不多见。而现在,夫妻二人已经成了资深球迷。

“看到、听到大家对中国足球的吐槽,心里真是有一股酸味。有时候都不敢跟别人说自己孩子在踢球。”黄爸爸说,“我心里其实很想说,那就让我们的孩子带来改变吧,只有这一点信念支撑我们继续看中国足球。现在一批2009、2010年龄段的孩子也有人开始留洋了,即便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也希望未来有一天,有一批孩子能够改变中国足球。总有人得去梦想、去坚持,不是吗?”

家长有期盼,孩子有目标。然而竞技体育无比残酷,一般来说,一个年龄段梯队中最终走上职业的球员凤毛麟角,未来几年仍是他们面临选择和挑战的关键时期。

“对于16岁这个年龄的球员来说,想走上职业,方方面面都还需要加强。”日籍主教练池谷友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池谷教练是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总监,曾任日本职业联赛熊本深红、柏太阳神俱乐部的主教练,还当过职业经理人和投资人,2018年来到中泰基地,先后担任俱乐部青训教练和青训总监。

在池谷看来,接下来几年将是他们身体发育的关键期,不过,除了长身体,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理解足球,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提高判断能力,仅仅是身体条件出色或者速度快不足以支撑球员走上职业。“足球是对空间争夺的比赛,这就要求球员在场上学会观察和判断,如何去争夺和利用空间。如果拿到球再去思考和判断的话,到了职业比赛可能就跟不上了。”

后记:写完这篇稿子后的9月8日下午,第十五届全运会足球项目男子十六岁以下组决赛阶段结束小组赛争夺,浙江U16取得2胜1平以小组头名晋级八强。9月11日,球队将在1/4决赛迎战夺冠热门之一北京U16。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内容均为足球直播网整理排版,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足球的未来 在他们的梦想和坚持里
本文标签: 梦想  全运会  足球  黄千浩  未来  训练  哥哥  妈妈  球员  孩子  张妈妈  浙江FC  
首页 足球 篮球 录像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