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亚洲杯的一场比赛里,中国女篮和老对手日本队的对决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场关键比赛咱们输了,比赛里的表现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呢。
整场比赛,中国队外线投篮不太行,三分球只投进6个,命中率不到三成。更糟糕的是第三节,全队才得了14分,这时候日本队趁机把分差拉大了。比赛表现不稳定,又把中国队攻坚能力不足的问题放大了。虽然中国队内线有2米27的张子宇,在篮下很有威慑力,可她防守时有点笨,反倒成了日本队利用速度和灵活性突破的弱点。这次输球,不光暴露了球队技战术方面的问题,还让锋线的短板又被大家关注了。
锋线不行,很大原因是球队少了李梦。她可是个关键时候很冷静、得分能力强的球员。她敢冲进对手内线,中远距离投篮也很稳,这些正是现在球队缺的。回想2023年亚运会和日本队的经典比赛,李梦最后投进的三分绝杀,是中国女篮最光彩的时刻。为了培养新人,主教练宫鲁鸣在亚洲杯前大胆换人,没让李梦上场,这直接导致球队在关键比赛里锋线没力气,攻坚战术也不管用了。特别是像刘禹彤这些年轻球员,在亚洲成年赛场上经验不够,大家就更能感觉到李梦不在的影响了。
李梦的影响可不只是在赛场上。在中国体育界,她是女篮的“顶流”明星,商业价值很大。她和很多品牌合作,广告海报里她在C位,社交账号有上百万粉丝,很有商业话语权。亚洲杯输了之后,相关品牌的股价马上就跌了,连管理层都被人批评。不管是从比赛成绩还是从商业利益考虑,李梦回来好像是必须的。亚洲杯结束后,好多球迷在网上说,球队需要她这样的锋线强手赶紧回来撑场面。现实也是这样,不到一个月,李梦就在全运会上代表四川队复出了,状态很好,还拿出好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李梦和主教练宫鲁鸣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宫鲁鸣一直作风强硬,他执教时的“铁腕管理”好几次引发争议。这次李梦没被重用,表面理由是纪律问题和伤病隐患,其实还有不少别的考虑。听说宫鲁鸣不喜欢李梦染发、美甲这些个性化打扮,觉得和女篮“朴实无华”的精神不符。可球迷和舆论不认同,毕竟球场上比的是实力,又不是形象。有意思的是,亚洲杯输了之后,篮协没通过教练组,直接让李梦回归,这说明管理层在外界压力下,更看重比赛成绩。
以前,宫鲁鸣推行换人政策有过不少成功的时候,可这次因为李梦的事儿,他的“铁腕治军”被很多人质疑。从大胆改革到被质疑,这场风波不光检验了球队的比赛成绩,也悄悄改变了中国女篮团队内外的话语权格局。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